黃斑整天看著螢幕,黃斑部病變機率會提高嗎?
如何自我檢查?
內容目錄
黃斑部病變是什麼?
「黃斑部」是人類視網膜中央的感光區,佈滿人體最精密的錐狀感光細胞,負責將看到的訊息傳遞至腦部,人的眼睛就像即時轉播相機,黃斑部如相機的底片,而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因黃斑部產生病灶導致中心視力衰退的疾病。好發50歲以上的族群,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退化,是導致老年族群失明的主因。此外眼睛有兩個,常常很多人一個眼睛有問題,便改用好的眼睛看而忽略了問題的眼睛,導致延誤就醫。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會出現滲水、出血甚至長出新生血管的徵狀,造成視網膜水腫,甚至發生局部剝離狀況,其病程變化快速,症狀惡化時會產生塊狀黑點遮住中心視線,即中心盲點,最後由小黑點變成大黑影而喪失中心視力,會在短時間內造成中心視力嚴重受損,應立即接受治療。 黃斑部病變的最新治療方法是使用「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直接作用於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可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且結疤較小,病人的視力進步機會較大,是目前治療黃斑部病變的首選。患者如果發現有單眼視物扭曲變形、視野出現中央暗影甚至中央視力模糊等現象,便是嚴重黃斑部病變的前兆,應立即求助眼科醫師且接受積極治療。 根據2016年美國眼科醫學會期刊的論文研究指出,統計2000年美國整年僅有2922次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但在2014年竟然暴增到261萬多次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接受藥物治療的次數竟增加成為895倍!可見治療此病症的患者與日劇增。 如果是更深層的脈絡膜出現多足性脈絡膜血管病變(PCV),還要搭配光動力治療,利用光感藥物在雷射光激化後產生的效應將不好的血管阻塞來達到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
黃斑部病變種類
乾性(Atrophic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乾性是指在黃斑部下的結節(Drusen)及其後產生的萎縮性病變,形成原因主要是因年齡的增長,造成視網膜代謝異常及營養不良。與濕性相比下,病情惡化速度較為緩和,這類乾性的病患約佔所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90%,但是隨著時間變化,可能產生增生的新生血管使病情轉為濕性,須定期接受眼科醫師的檢查。
濕性(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此型病變係因位於黃斑部下方之脈絡膜血管異常增生所起之新生血管。由於新生血管很容易因破裂而導致出血或造成血液中的成分滲出,造成黃斑部的腫脹,出血或滲出液致使辨識物體細胞(感光細胞)功能也因此受到影響,這類濕性的病患約佔所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10%,此型病情的惡化速度很快,視力將會迅速衰退,約90%的視力喪失由此類型造成。
黃斑部病變症狀
- 視物變形
- 扭曲變形
- 視力減退、模糊
- 中心盲點、有固定中心黑影
- 色覺異常
- 顏色分辨不清楚
黃斑部病變的專業檢查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專業眼科理學檢驗包括:
- 問診
- 視力檢查:利用視力檢查表檢查以能看到多小的文字來判斷視力
- 眼壓檢查
- 裂隙燈檢查
- 眼底檢查
二、在檢查黃斑部病變時,眼科醫師將會透過下述項目做進一步檢查
- 散瞳眼底檢查
- 螢光血管攝影(視網膜檢查)
- 視網膜斷層檢查
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英文簡稱OCT
利用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可仔細觀察眼底組織的切面狀態。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可以描繪出視網膜的切面。若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可觀察到視網膜下滲出液、出血、視網膜浮腫、脈絡膜新生血管等情形。
黃斑部病變有辦法自行檢查嗎?
還是要找專業眼科醫師檢查後診斷,需要做黃斑部的光學掃描(OCT),血管攝影(FAG及ICG) 最簡單的居家自我檢測方式為Amsler Grid(方格紙測試),正常的人看線條不會有歪曲,但是老年性黃斑部患者會發現某線條或某個區域是歪曲或上浮下沈的,代表感光細胞有位移造成的,建議在第一時間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建議要兩個眼睛分開自我檢測,一個一個眼睛分開看東西。
PTT、Dcard、Mobile01網友們對葉黃素都有什麼疑問
Q1:為什麼患者會有眼前出現黑影的現象?當眼前出現黑影時,疾病的進程是否已經很嚴重了?
當感光細胞因病變造成缺乏供氧時,就會造成有黑影的現象,黑影跟疾病進程嚴重度都是要做近一步詳細檢查才知道。
Q2:黃斑部病變患者均適合使用最新療法嗎?治療後應如何持續監測或照護?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需長期且密集的治療,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建議耐心多次追蹤,才能跟醫師設定好治療策略,並就治療反應來擬定策略是否調整。根據美國跨國分析研究指出,病情需要追蹤兩年以上,建議平均一年施打7到13針抗血管新生因子抗體才能有效減緩視力惡化。
Q3:應如何預防或減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
目前醫學上有顯著差異的僅有大規模的研究(簡稱AREDS)中發現,在中度程度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攝取抗氧化物維生素C和E、鋅及胡蘿蔔素,可以減緩病程進入嚴重程度, 而服用抗氧化物後若再加上攝取葉黃素的組群則略有改善,但統計上還不夠強烈。此外攝取胡蘿蔔素者要戒菸及減少暴露煙害,因攝取者肺癌發生率會較高。 其他建議,多攝取葉黃素含量多的深綠色蔬菜,減少紫外線傷害,還有減少20公分內大量使用藍光發射源(如LED手機、平板)造成的傷害。